(參見 <<湣>>)
mĭn
ㄇ〡ㄣˇ
〔《廣韻》眉殞切, 上軫, 明。 〕
亦作“ <<敯>> ”。
1.憂傷。
《左傳‧昭公元年》: “吾代二子愍矣。”
孔穎達 疏引 服虔 曰: “愍, 憂也。”
《楚辭‧九章‧惜誦》: “惜誦以致愍兮, 發憤以抒情。”
姜亮夫 校注: “愍, 憂也。”
三國 曹冏 《六代論》: “恥王綱之廢絕, 愍 室之傾覆。”
蘇軾 《應制舉上兩制書》: “其愍時憂世之心, 或有取於斯言也。”
2.憐憫;哀憐。
荀悅 《漢紀‧哀帝紀下》: “ 孝武皇帝 愍中國罷勞無安寧之時。”
李密 《陳情事表》: “願陛下矜愍愚誠。”
杜甫 《朱鳳行》: “下愍百鳥在羅網, 黃雀最小猶難逃。”
陸游 《戲詠村居》之二: “愍物欲師僧施食, 畏人愁報吏催租。”
袁枚 《新齊諧‧紫姑神》: “房師某學士愍其鰥居, 為議婚。”
3.愛撫;撫養。
《廣雅‧釋詁一》: “愍, 愛也。”
王念孫 疏證: “愍、惜諸字, 為親愛之愛。”
《敦煌變文集‧長興四年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》: “鴨兒水上學浮沈, 任性略無顧戀心;可惜愍雞腸寸斷, 豈知他是負恩禽。”
蔣禮鴻 通釋: “‘愍雞’就是撫養鴨兒的母雞。 ‘愍’作撫養講。”
4.禍亂。
《文選‧班固〈幽通賦〉》: “ 滔天而泯 兮, 考遘愍以行謠。”
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: “考, 父也。 言父遭亂, 猶行歌謠, 意欲救亂也。”
陸雲 《九愍‧涉江》: “雖遘愍之既多, 亦顛沛其何侮。”
5.同“ <<暋>> ”。 勉力。
《周禮‧秋官‧大司寇》“以圜土聚教罷民” 鄭玄 注: “民不愍作勞, 有似於罷。”
陸德明 釋文: “愍, 《尚書》作暋, 又作昏, 皆訓強。”
6.同“ <<暋>> ”。 頑悍。
王夫之 《讀通鑒論‧宋營陽王》: “其下則女子小人, 狎侮而激其忿戾, 愍不畏死, 遂成乎弒者。”
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己部第一章: “又甚且殺人奪貨, 作奸犯科, 愍不畏死, 以為常業矣。”

Ханьюй Да Цыдянь. 1975—199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написать курсовую

Полезное



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ой на выделенное

Прямая ссылка:
Нажмите правой клавишей мыши и выберите «Копировать ссылку»